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竖式简便计算的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尤其是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末尾有0)
出示:60×50 240×20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生2:把0抹掉后再相乘,抹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师:生1,生3合起来就是我们口算的方法(板书口算方法)你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吗?
2.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巧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
师:你能运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师: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特快列车比普通列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生2:普通列车每小时比特快列车少行多少千米?
生3:特快列车3小时可行多小千米,半小时呢?……
师:让老师提一个问题吧,
1.出示问题例2(1):
(1)例2(1)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全长5000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30小时能到达吗?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道题算式因数末尾有0。(板书因数末尾有0)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尝试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师:①3为什么和6对齐?②积末尾的2个0是怎么得来的?③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0乘160得几?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先不算末尾的0,所以3和6对齐
生2:2个0是因数10×10=100得来的。
生3:个位上的0乘160得0.省略不写更简便。
(2)师: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
(3)出示题目: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出发12小时后需要停站休息,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106×12=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指名汇报算法
出示错例:积漏写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思考并小结: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板书:末尾有0不漏算。)
2.出示问题例2(2):
(1)例2(2)从乌鲁木齐到郑州全长3079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30小时能到达吗?
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列算式。
师:观察这道题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道题算式既因数中间有0,又末尾有0。(板书因数中间有0)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尝试完成笔算,笔算时务必做到“快”“静”“齐”。
师: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十位上的3须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相乘。
生2:如果你省略不写,积就会少一位数,积变小了。
师: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0×3=1=1进了位要加到来。
师:如果末位对齐,个位上的0乘106得几?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个位上的0乘160得0.省略不写更简便。
(2)师: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增加中间环节106×12=,是因为考虑到106×30=既是末尾有零,又是中间有零,在学习了末尾有0的160×30的基础上先学习106×12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再过渡到106×30,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学习中再次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较为简便的方法,树立优化的理念。
3.练一练
780×54 208×40 107×130
小组讨论: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和口算方法一样吗?
生1:一样。
生2:都可以先把0前面数的相乘。
生3: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
生4:只是把横式写成了竖式……
【设计意图】3道算式包括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类型,直接让学生计算,从前面的“半扶半放”到现在的“完全放手”,培养学生独立计算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第一关:数学门诊部。
(1)计算85×106时,十位8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积反正得0可以省略不写。( )
(2)计算225×16时,积的末尾没有0。( )
(3)650×40=2600 ( )
先让学生判断(2)(3)格外小心,学生在思维定势影响下,就会负迁移。
2.第二关:选择超市。
(1)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
A.100000 B.10000 C.1000
(2)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
A.3 B.4 C.5
(3)508×40,它们的积是( )
A.2320 B.20320 C.2032
先让学生去猜想,再笔算验证。
师: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继续前进吧!
3.第三关: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 )×( )=2400
这里学生的兴趣高涨,个个争当设计师。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练习过程中既强化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打破思维定势想问题,开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初步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四)师生小结,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