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教育之强赋能高质量发展——宁夏按下教育强区建设“加速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07:00    

4月3日,春光正盛。

崎岖的山路上,由固原市第二中学、弘文中学及我区部分学校3200多名师生组成的队伍,星夜启程、翻山越岭,徒步往返54公里到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许下初心、励志奋斗。一条路、三十年,“行走的思政课”走出了桃李芬芳、走出了坚定信念。

同一天,300多公里外的银川,一条通往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之路正在徐徐铺展——全区教育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安排部署,出台相关意见,加快建设教育强区,聚力推动全区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实现系统跃升。

教育是终身的事业,也是“走心”的事业!从一段路、一堂课到一个地区的教育布局,最终指向都是人的全面发展。

全区教育大会紧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站位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超前谋划、科学布局,以教育的“一子落定”托起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所学校的期望和梦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这场起步于春天的跋涉,是一次万众期待、众志成城的开始,也必将收获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未来!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2024年教师节,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吹响号角,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今年初,党中央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发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

时间不等人!发展不等人!

看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教育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看全国,教育在现代化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已成为国家利益和目标的中心,全国教育大会后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部署落实,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看宁夏,高质量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调整期、积厚成势的积累期、动能转换的接续期,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多维赋能和聚力。

近年来,宁夏教育发展成绩可圈可点,“行走的思政课”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成功创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宁夏高等研究院实现首批满额招生……但,千山虽过、顶峰在前,客观存在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配置不均衡、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产出率相对低等短板弱项不容忽视,教育强区建设亟待提速。

这些也恰恰说明,宁夏教育事业发展正逢其时。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宁夏没有腾挪的时间和悔棋的空间,从部署到措施,必须实事求是、精耕细作,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要害,打通“任督二脉”,做到纲举目张。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从高质量发展、人口变化趋势、“两化一振兴”、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强烈愿望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教育现状,直面现实问题,以坚定的责任担当系统谋篇教育强区建设。

壮阔起笔,从一步一个脚印的“丈量”开始。

全区教育大会,会期只有半天,但筹备历时半年之久!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邑飞带领四套班子领导深入12个县区、61个乡镇、111所中小学校及全区各类高校、职业院校调研,6次主持召开座谈会,逐县听取情况汇报、会商推进方案,亲自修改意见文稿,理思路、明方向、定路径;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多次专题调研,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聚焦重点环节、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推进落实举措;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政协领导带队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与市县区、各部门一同谋划……

从城镇到乡村,从小学到高校,一轮接一轮的深入调研,一次又一次的专题论证,既是对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的再学习、再领悟,也是对区情校情的再认识、再盘点,省级领导带头干中学、学中干,摸清家底和现状,为高质量、高起点布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从领导干部到校长、教师、家长,大家心越靠越近、劲越来越足,信任与支持、责任与使命在零距离、面对面的深谈共谋中形成合力,成为弥足珍贵的收获。

尤为感人的是,很多校长、教师、家长,从最初只站在个人角度、学校自身看问题、提建议,到逐步认清发展趋势、转变思想观念,找到学生、家庭、社会共赴现代化的教育“落点”,再到坚定支持、满心期待,群众心底的愿望与党委、政府的谋划双向奔赴,凝聚成破冰前行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区“总动员”,区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和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带头示范;

这是一次协调配合的“大练兵”,各部门相互配合,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相邻市县打破区域壁垒,联动谋划、共同推进;

这是一次能力素质的“大检验”,各市县区深入开展大摸排、大起底,结合实际深入谋划,自治区教育厅组建工作专班,开展覆盖所有县级学校的调研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实事求是论证会商、解疑释惑,在实战实践中淬炼了作风、提升了能力。

(二)

高质量教育体系怎样建?难点是什么、路径在哪里?

教育强区建设,既要仰望星空对标国家战略,也要脚踏实地回应百姓关切,“大”到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布局、高校综合改革,“小”到每村、每户、每校的实际需求,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明确要求:顺应人口变化趋势,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遵循教育规律,有效盘活利用现有资源,把握时度效、动态统筹、先立后破,抓好基础教育的“进口”和本科教育的“出口”,一县一案、一校一案,涉及每所学校,必须做到脚步到、政策到、听取意见到。

调研中,经常呈现这样的画面:五级书记围坐在一起,校长、教师、家长满满当当一屋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问题、聊困难、想对策。

有的学校反映,这些年有点能耐的老师都陆续到城里教书了,有点本事的家长也送孩子到城里读书了,真正要帮助的是那些想送孩子进城读书但又没能力的家庭;有的老师感叹:我从教40年,经历过学校的红火,原来村子里娃娃多、有人气,现在人越来越少,是时候调整了;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建议,村上学校只有15个孩子,留守老人多、残障群众多,能不能用政策兜起来;有的家长说出愧疚:人家孩子都能进城读书,自家孩子眼巴巴的,看着难受;有的家长表达担忧:我家老二秋天上一年级,住校不放心,能不能老大老二一个宿舍,妹妹挨着姐姐睡?

还有寄宿距离远近的问题,跨县区跨市域跨山川就学的问题,办学规模的问题;校车跑多长时间合适,进城后原有的政策咋办……

群众的需求与渴望就是破题的方向和路径。调研组形成共识: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教育,各环节都要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情。

专题会上,李邑飞反复强调,要多听不同群体的意见,尽可能提供多种选择;涉及老师和学生的政策,不能因调整“扣掉”,要充分体现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人在哪里,资源、政策、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要坚持系统思维、精耕细作,统筹区域布局调整和时空推进,把工作做实做细;既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需要覆盖的区域辐射,又要在优质资源所在区域创新办学模式,因地制宜决策“走出去”还是“调上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并统一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普通本科和职业学校优化布局的题,更难解、也更迫切!

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支撑作用,使之与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更适配,如何积极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普通本科怎样布局、职业本科如何优化、高职专职补充多少……解题高等教育,更关注“宁夏未来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支撑”,强调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李邑飞带队,对全区22所高校开展全覆盖调研,要求每所高校都要自觉在宁夏发展全局中定位定向,在全域构架中凸显特色、突破发展。

一幅需求牵引、规划引领、统筹推进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画卷在塞上山川铺展开来:百姓需求、社会需求、发展需求三位一体,各类学校、学科、办学模式多维统筹,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体系,以教育之强赋能科技之强、成就人才之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赢得战略主动、注入强劲动力。

(三)

在全区教育大会现场,我们欣喜地看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意见》《关于全区基础教育优化布局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全区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学校优化布局的指导意见》3份文件,整齐摆放于桌面。一项项聚焦问题和需求的专项行动计划和解决方案,一个个锚定目标的改革举措、创新方法,勾勒出教育强区的清晰轮廓,字里行间充满破题前行的信心、温暖人心的力量。

意见明确了教育强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从2027、2030、2035年三个阶段,设定了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教育完成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12项主要指标,部署了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8个方面的27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教育强区,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意见广泛征求、充分吸收各方建议,体现了‘优化资源配置’这一教育改革的重心,既贯彻中央精神、契合宁夏实际,也最大程度满足了群众需求。”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周庆华说。

完善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设施设备,探索亲情同宿、同村同宿等方式保障低年级学生寄宿;

家校距离超过8公里或车程超过30分钟的学生,原则上以寄宿制为主;

探索跨市县结对帮扶、城乡对口支教、集团化办学、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模式;

扎实做好乡村孤儿、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等特殊群体救助帮扶,扎实做好学生交通、保育、人身安全工作,让各类学龄儿童“一个都不能少”、健康茁壮成长;

一校一案规划高校发展,争取新增一批填补人才培养空白的院校,升格转设一批国家政策支持的院校,做优建强一批优势特色院校,建好特色鲜明的职业专科学校和“少而精”的中职学校,加大公办本科供给;

……

从大会部署到意见所指,各方顾虑、期待都有解决办法和实现路径。

前瞻性的谋划布局、全力以赴的筹划准备、细致入微的考量设计,透过3份意见,我们看到了一个欠发达地区努力通过教育变革迈向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

健步走在教育强区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的清醒,坚定“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的信念,以实干实绩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教育强国宏伟蓝图、党中央谋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中,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宁夏贡献!(宁夏日报记者 马晓芳 高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