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奔流文化·读书】叶舟上新!全新修订三卷本《敦煌本纪》上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20:58:00    

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继长篇小说《凉州十八拍》之后,

敦煌是叶舟鲜活的精神母体

叶舟是著名诗人、小说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生于甘肃、长于甘肃的作家叶舟,对河西走廊这片土地,始终怀有热忱的情感和深深的自豪。他的写作一直以西北为坐标,从《江山北望》《大敦煌》等诗集到长篇小说《敦煌本纪》《凉州十八拍》,河西走廊的每一粒沙,皆铸成其文学的骨血。正如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所言:“叶舟是中国文学地形图上的重要存在。他的小说既是西部的象征——广漠、强悍、狂飙突进,又有着东方的神韵——优雅、坚韧、柔情万种。”

作为文明交汇之地,敦煌无疑是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

构筑独特的西部美学

《敦煌本纪》分上、中、下三部,共四十五卷。小说以清末民初的敦煌沙州古城为叙事原点,以莫高窟为信仰高地,以当地三大家族的兴衰命运为线索,描写了敦煌大地上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生死传奇,更勾勒出

小说叙事之宏大,首先体现为这是一部敦煌大地的“人物本纪”。 全书以百余位血肉鲜活的形象,织就了一幅跨越时空的西北精神图谱。从忠勇热血的少年梵义,到被命运碾压的

其次在文学语言、风格和技艺上,小说同样呈现了一种美学的深厚博大。叶舟的语言极具特色,融会古典诗词与西部俚语,以白描的笔法勾勒苍生,以史诗的架构托举信仰。同时,小说的叙事技艺既得章回小说之精髓,又具现代文学之先锋性。四十五卷的分卷结构,自成天地却又血脉相连:沙州城的市井烟火、河西各郡的权力倾轧、祁连山麓的刀光剑影、哈密绿洲的异域风情……空间在叙事中不断延展,时间却在悲壮气息中凝固;佛的虔诚、血的崇拜、市井的精明与江湖的侠义,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西部美学。

以文学方式彰显中国精神

在《敦煌本纪》百万字的叙事疆域里,叶舟以文献考据为筋骨,以浪漫想象为气血,在虚实交织中勾连起一片众生相和命运的长河。他将莫高窟的经卷之谜化为叙事的密钥:藏经洞的传说、佛经的流转、壁画中隐匿的密码,皆成为推动情节的暗线。而当清末的乱世烽烟席卷河西,敦煌三大家族的抗争,实则是一场文明的守卫战。他们的故事,既是家族史诗,更是民族精神的寓言。

“天留下了日月,草留下了根;人留下了子孙,佛留下了经。”这句印于卷首的敦煌民谣,恰是这本大书的精神注脚。在索敞的囚室、梵义的马鞍、沈破奴的药箱之间,在血与佛光交织的瞬间,西部大地的魂魄从历史暗河中浮出水面;当二十三坊少年以血肉守护经卷,当急递社在绝境中传递文明火种,敦煌的精神血脉便在毁灭与重生中完成涅槃。小说的宏大性,本质上是西部精神、民族精神的文学显影。叶舟以小说重构河西走廊的“锈带”历史,让敦煌从地理坐标升华为精神图腾。他不仅书写了沙州古城的生死浮沉,更以文字为斧凿,劈开了“何以中国”的终极诘问。

文丨奔流新闻首席记者郑重、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