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朗普对等关税“留后门”,这些都在豁免之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3:39:00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抛出“对等关税”这一招,向全球贸易亮出“凶恶獠牙”。当天,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一份情况说明稿,详细介绍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在这篇文稿的一处段落写道——“部分商品将豁免适用‘对等关税’”,共计六大类,包括钢铝制品、汽车及零部件、铜制品、药品、半导体及木材制品、黄金和美国国内无法获取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矿物。

彭博社认为,特朗普的这一举动意味着,这些提及的特殊商品都不会叠加在针对各国所宣布的“对等关税”之上,既缓解了国内采购商的压力,也表明其政府对美国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大宗商品采取了“审慎态度”。

不过,《华尔街日报》却看衰指出,此举表面上看是“雪中送炭”,实际上则是“杯水车薪”。以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的半导体为例,对于产品已渗透到无数消费品中的芯片行业而言,这点“安慰”微不足道,不管豁免与否,芯片行业都逃不掉关税。

“这种‘迂回贸易’使得评估对半导体行业的冲击变得困难重重,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报道直言,许多含有芯片的产品出现价格上涨后,可能会打击到需求,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以特朗普的个性而言,他非但不会撤回这些破坏性关税,反而会在未来追加更多关税。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关税行政令 视觉中国

特朗普签的行政令,其中须“细品”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签署有关加征“对等关税”的行政命令,白宫网站也发布了这一行政命令的全部内容。在行政命令的第三节(section 3)中,明确提及并列出了不适用于“对等关税”的情况。

而在白宫同一天发布的另一份有关“对等关税”的详细说明稿中,也列出了这些关税豁免情况。具体来看,白宫列入关税豁免清单中的商品包括六大类:

1.受《美国法典》第50编第1702(b)条规制的物品(观察者网注:涉及食品、药品及人道主义物资);

2.已受第232关税条款约束的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观察者网注:这些商品不久前已单独加税,此次不叠加“对等关税”);

3.铜制品、药品、半导体及木材制品;

4.未来可能被纳入232关税条款的所有物品;

5.金银等贵金属(bullion);

6.美国国内无法获取的能源及其他特定矿物产品。

除此之外,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的第三节第f小点还提到,若商品价值至少有20%源自美国,则关税仅加征至该商品的“非美国原产部分”之上。

同时,白宫还一并公布了两份附件,列出了符合关税豁免商品的具体税号和情况,有近1000种商品。

白宫官员放话:关税还没完

彭博社指出,通过对关键金属的关税豁免,特朗普政府降低了近期全球铜市场那种价格紊乱风险重演的可能性。然而,这并未消除未来大宗商品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

报道援引一名白宫高级官员称,这类具有特殊战略价值的关键矿物,可能成为特朗普依据《贸易扩展法》232条款启动关税调查的对象。

此前,正是依据232条款,特朗普政府已经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铝征收25%的关税。对此,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3月13日曾回应称,中方一贯认为,美232措施是以“国家安全”为名实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中方与其他很多国家一道,对此措施表示坚决反对,敦促美方尽快取消钢铝232措施。

何咏前表示,无论是301关税还是232关税,都已被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裁定违反多边贸易规则。这些关税的叠加,既无助于所谓的“国家安全”,也救助不了美国内产业,只会凸显美方措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

彭博社称,美国在多种金属资源上高度依赖进口,而中国则掌控着这些资源供应链的主导权。特朗普已明确放话,有意提升美国获取关键矿物(尤其是稀土)的能力,但任何关税措施的制定都需要权衡可能会扼杀美国国内制造商原料供给的风险。

美国超1000种使用镓、锗、锑的武器系统中,87%的供应链依赖中国供应商 美国戈维尼公司制图

例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美国80%的稀土、近四分之三的锌和锡,以及过半的锂资源依赖进口。相较而言,其钢铁对外依存度较低——这使得对钢铁进口加征关税的阻力相对较小。

由于关税帮助推高了钢铁价格,今年美国钢铁制造商的股价普遍走高,跑赢了整体市场。然而,这些举措是有代价的,由于建筑市场低迷、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借贷成本高企,钢材需求持续疲软。

关税大棒下,半导体行业难觅曙光

《华尔街日报》指出,虽然白宫公布了包括半导体的关税豁免,但这种豁免不会持续太久。当地时间4月3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放风,“针对芯片的行动即将到来”。

报道提到,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去年的直接芯片进口总额约为820亿美元,确实是免税的,但绝大多数芯片进口时是以间接形式入境的。

这些芯片通常先在海外制造封装,再装入销往全球(包括美国)的电子产品中,这些产品将面临最高49%的关税,甚至许多所谓“美国制造”的芯片也需先运往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或东南亚地区完成最终组装,再重新出口至终端客户。

根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的分析,去年美国进口了约5210亿美元的机械设备、478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和3860亿美元的汽车,这些商品往往包含了许多芯片。如果人们因为涨价而购减少购买,芯片销量势必下降。这最终,将导致芯片制造商的收入和增长率下降,从而可能影响利润和股市估值。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师斯泰西·拉斯冈(Stacy Rasgon)在一份研报中直言:“总体而言,我们看不到半导体板块(坦白说其他行业也一样)有多少利好空间。”

当地时间4月3日,也就是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的后一天,芯片巨头的股价集体跳水。费城半导体指数盘中暴跌约7.5%,而一些大客户也未能幸免——苹果跌逾8%,电脑制造商戴尔跌幅更超过15%。

《华尔街日报》坦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丝毫未能激励芯片企业在美增产,毕竟芯片总要先出口到亚洲供应链走一遭,最终又以征税商品形态回流美国,因此这一行业难觅曙光。

“最理想的情况是,特朗普政府作出让步,撤回大部分破坏性关税,那么暴跌反而会成为抄底良机。”但报道似乎不作什么乐观期待地认为,以特朗普一贯“变本加厉”、“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作风,相反的情形——追加更多关税,恐怕更有可能在未来发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