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创新打造“草原帐篷讲堂”,用接地气的形式、鲜活的语言,为农牧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理论政策。(资料图)肃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代表委员用接地气、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全国两会精神,与我们面对面交流,针对农牧业生产讲透政策、给出实招。这样的宣讲应该多办、常办。”近日,来自肃南县康乐镇的牧民党员安虎在聆听两会精神进基层宣讲后激动地说。
为了让肃南牧区的牧民及时了解全国两会精神,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白晓艳、全国政协委员贺颖春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了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活动,推动全国两会精神深入人心。
这是肃南县近年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的缩影。
肃南县立足基层需求,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为一体的“草原帐篷讲堂”,为广大农牧民党员群众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渠道更通畅、学用更高效的理论宣讲服务,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草原帐篷讲堂”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方式,冬春季在集中定居点开展专题辅导,夏秋季深入放牧点精准送学上门,确保所辖105个农牧村(社区)理论宣讲全覆盖、无盲区。
肃南县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高水平的宣讲队伍体系,建强横向联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纵向贯穿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的宣讲队伍。
同时,吸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先进典型、致富能手、非遗传承人等参与到宣讲队伍中,坚持理论学习与推动实践相结合、提升素养与增强本领相结合、上课学习与服务生产相结合,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
大河乡马背普法宣传队为农牧民送法上门。(资料图)
截至目前,肃南县理论宣讲人才库成员达150余人,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活动340余场次,受众2.6万多人次。
“我们利用‘草原帐篷讲堂’这一宣讲品牌,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集中活动日、农牧民艺术季、各类节庆日等时机开展集中宣讲,为农牧民党员群众提供学习平台,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肃南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肃南县大力丰富宣讲内容,宣讲队深入牧业点、借牧点,紧扣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农牧民群众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各项惠民政策,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群众致富拓宽渠道。
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推行“菜单式”“点餐式”宣讲模式,形成了“党员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典型讲故事、致富能人讲技术、基层群众讲体会”的理论宣讲新格局。
肃南县组建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宣讲演出队伍,为各族群众演出1000多场次,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用文艺方式生动展现,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把宣讲与融媒体产品、线上活动相结合,通过推送微视频、微音频等融媒体产品,推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学习宣传格局;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活动、卫生健康体育服务、帮扶慰问行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吸引近万名农牧民群众参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通讯员 殷达伟)
来源: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