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金融系统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月末,沈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万亿元,比年初净增长232.5亿元。前两个月沈阳市贷款增量占全省增量的55.6%,居全省首位,金融增量资源向沈阳集中的趋势明显。
贷款余额比年初净增长232.5亿元
今年1-2月份,沈阳市信贷总量稳步增长,总体规模继续保持东北首位。截至2月末,沈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万亿元,占全省的39.8%,接近四成;比年初净增长232.5亿元,同比增长2.8%。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今年年初以来沈阳市各大项目的陆续开复工,需要大量资金注入。金融增量资源向沈阳的集中,说明了沈阳市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5年,全市计划开复工重点项目3000个以上,谋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达到5.5万亿元,推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将指导金融机构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服务沈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工具效能在沈阳有效提升
近日,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为沈阳市房发保障房开发有限公司“中德园D63项目”投放7050万元贷款,实现辽宁省金融机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的首笔投放。据悉,该行积极发挥在住房金融和城市建设领域的传统优势,顺应沈阳市加快构建“市场+保障”的新型住房体系发展要求,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效能在沈阳有效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9.7亿元,惠及813户企业市场主体;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新设工具落地显效,累计发放各类新设工具31.6亿元。
下一步,沈阳市将继续用足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结构、价值的三重功能,继续扩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受益群体覆盖面,加快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普惠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各类新设再贷款和碳排放支持工具使用规模。
围绕“五篇大文章”重点发力
近日,和平区两家民营企业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与银行签署贷款意向书。“在税务部门的牵线下,我们和盛京银行沈阳分行成功签订了‘银税互动’专项贷款意向书,将极大缓解我们资金紧张的问题。”重药(辽宁)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哲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工作围绕“五篇大文章”重点发力,开展金融助百企专项行动,为企业累计发放贷款96.2亿元。截至2月末,沈阳市科技贷款同比增长68.5%,普惠金融贷款同比增长9.5%,首贷中心累计为898户企业发放首贷14.2亿元、贴息1130多万元。与此同时,金融机构持续在金融促消费方面精耕细作,加快产品的创新,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