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南山铝业的子公司南山铝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标志着南山铝业这一民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迈出了关键一步。此前,烟台市举行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南山铝业的铝合金高值化循环利用项目就是321个集中开工项目之一。
在321个集中开工项目中,民营企业项目占比近六成,总投资额5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8.5亿元,涵盖“十强产业”、“七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保障等多个关键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烟台市民营市场主体数量达105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8%。在各重要经济领域中,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达74%。
烟台市的民营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位于烟台市福山区的东星磁材项目也参加了集中开工活动。该项目专注于高性能低重稀土磁材的生产,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等前沿领域。“我们的自主研发工艺国内领先,将稀土回收率提高至96%以上,同时实现重稀土使用量减少50%、产品性能提高60%。”东星磁性材料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付连宝介绍,项目建成后,具备为35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的能力。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烟台,由民营企业主导的“国内领先”屡见不鲜。
作为国内载人压力容器行业的先行者,位于烟台市芝罘区的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氧舱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
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广街车间。
“10年前,盾构机气压过渡舱完全依赖进口,而现在,我们已经能自主生产适用于各类盾构机的气压过渡舱,市场占有率达90%左右。”宏远氧业名誉董事长赵文刚介绍。
烟台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均超95%。民营企业正以强劲势头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位于烟台市蓬莱区的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一张中国钨业协会提供的证明上,清晰地展示着该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辊轮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全球排名第一。
烟台的民营企业不仅在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更赢得了良好口碑。民营企业带出去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还有理念。
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的产品与服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80%的订单源自网络。”鑫海矿装董事长张云龙介绍。
山东鑫海矿业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厂房。
在鑫海矿装的项目展示墙上,津巴布韦200万TPA锂矿选厂引人注目。“我们根据项目方的要求加入了‘中式长廊’等中国元素,同时在项目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当地的树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带到了国外的项目现场。”张云龙说。
当民营企业将目光从国内市场的“内卷”转向扩展国际市场时,便实现了更快的发展。2024年,烟台市民营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增速超20%,高于全部进出口增长16.7个百分点。
烟台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位于芝罘区的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少嫒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公司的核心技术:“我们采用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就像给电池系统装上智慧大脑,让每块电池都能得到最优化的使用。”
烟台市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云储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实际应用,重点推荐海阳丁字湾源网荷储示范区应用该技术,点对点协助该企业拓展应用场景。2024年,烟台市、芝罘区两级发改部门为该企业争取到100万元的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扶持。
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云储新能源副总经理任志远说:“自2021年公司总部迁至芝罘区以来,营收从2020年的6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6.2亿元。”
在烟台,民营企业在发展大潮中不断展现挑大梁的姿态。南山集团经过40多年的发展,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前列;道恩集团30多年来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聚合、生产、销售、应用,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今年,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1+1+10”一揽子政策措施,其中90%以上的政策措施直接惠及企业。同时,推动“烟惠通·政策兑现平台”上线试运行,上传省级平台惠企资金政策事项数量占全省14.2%,兑现资金3.3亿元,受益企业5.68万户。此外,烟台市发展改革委还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汇集近30万家企业融资需求,目前已为企业发放贷款301亿元。
(大众新闻记者 董卿 邢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