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得人都要化了。”7月2日中午,杭州滨河广场有外卖小哥一边直呼热,一边跑着去商家处取餐。
中午11点,气温越升越高,前往滨河广场购物和吃饭的市民已经不多,更多的是一波又一波外卖小哥,步履匆匆。停车,奔向餐厅,急急忙忙回来,拎着一份份外卖装好车,立即出发。
建国北路梧桐树上的知了又一年开始叫得欢快,夏天到了,在或奔跑、或疾驰的他们脸上,汗珠在阳光下亮晶晶地闪烁,这是属于外卖小哥们热辣滚烫的季节。
记者和几位小哥聊了聊,听了听他们和夏天、和高温的故事,是苦夏,也是能赚钱的季节。
全副武装的他在电瓶车上摆了蜡笔小新“生活哪有不苦的”
孙林权是比较怕热的,偶尔会有风吹过,虽然他脸上仅仅露出脑门,却依旧能看到一层细密的汗珠。
墨镜、包裹住整个脖子的面罩、长裤,即便这样,孙林权裸露着的手腕脚腕已经被晒得黝黑,裹得过于“扎实”看不出年龄,“快三十了,我是96年的。”
这些装备,半个月前孙林权就准备好了。
来自山东的孙林权几年前和朋友一起来杭州打拼,他说山东的夏天也很热,“现在还好,等到四十多度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才难熬。”
早上九点多就出门,到中午11点半跑了15个单子,“今天单子好像有点少,昨天这时候我已经跑了三十多单了。”
刚送完一波外卖的孙权林停下来刷新着接单界面,他的电动车头安装了唐僧和悟空的小玩偶,后备箱上的蜡笔小新、蜘蛛侠会在车子开动的时候左右摇摆,十分有趣也十分惹眼,“夏天手机会发烫、充不进电,加上天热,误操作或者手机卡的时候人就会比较烦躁,看着这些心情能好点。”
夏天对孙林权来说,最崩溃的不是气温,是天太热手机“罢工”,“看着很好的单子,手机划不动(抢不到)。”
好在孙权林比较会自我调节情绪,工作手机宕机了那就用另一个手机聊会天。每天提早一些出门,要是午高峰过后单量还不错,就回家休息。倘若一天的小目标没完成,回家睡两个钟头晚高峰再接着跑,“对我来说每天跑单量都差不多,下雨天可能会多一些。”
还有些不一样的,是饮水量猛增,“平时一天喝一小瓶就可以了,夏天1.5升的能喝掉三四瓶。”
苦夏?“生活哪有不苦的。”孙林权说。
趁着年轻抓紧赚钱“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夏天,对有的人来说,是个值得期待的季节,比如洪无忌。
“之前下雨感觉还蛮凉快的,这两天一出门就热了。”洪无忌说,“其实也还好,往常也是这么热,去年热的时候有四十多度,你看我现在都没出汗。”
高温,让洪无忌“痛并快乐着”。高温天固然让人痛苦,但洪无忌说:“天气热的话,单子就多一些,这样多干一点是能抵消天热的‘痛苦’的。”
今年25岁的洪无忌在杭州送外卖已经有三年多,他记不得往年的天气是否慢慢变热,只感觉到单量和温度即将一起“暴涨”。
在洪无忌不断刷新的手机界面中,记者看到各种单子会弹出来,看到十来块的单子,他会赶紧点。
有时候仅仅一秒钟,单子就会被人“抢”走。
当记者问有更高价格的单子为什么不抢?“这个单子是顾客加钱的,说明时间比较紧,这种单子还有可能东西比较多,商家出餐就会慢,这样会耽误其它订单的送餐时间,接不了太多单子。”洪无忌解释,他抬了抬右手大拇指,说这个指套就是为了方便操作手机的专门装备。
“我的车不算电池花了五千多元,手机也是买的比较好的,就是为了不卡顿。”说话的间隙,洪无忌一直盯着手机界面,看一眼订单,迅速判断是否划算然后点击“抢单”或者划走。
对周边商圈熟悉,能快速判断,快速规划时间线路,各种装备加持,即将到来的酷暑,洪无忌的目标是“月入两万”。他说自己算是跑得比较好的那一批。
“昨天跑了八十多单,单价九块多。”面罩下的洪无忌说起来很自信,“杭州最顶级(骑手)。”
刚刚过去的6月份,洪无忌展示给记者的收入超过1.8万元,其中包括配送收入近1.6万元和平台奖励等其他收入,“一年也就天热的这几个月收入比较高,平时的话每个月万把块钱。”
跑外卖,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份自由的职业,洪无忌收入不错的原因之一是自律,“我是上午10上班,到下午4点左右回去睡一个小时然后继续跑。”
夏天一天能跑到平时两天的钱,“午高峰大多是送到写字楼,其实还好,里面比较凉快,要是爬楼梯的话确实是比较热的。”
在洪无忌看来,同行中有些人很“卷”,“像要结婚的、欠钱的真的是一天干到晚,我有时候懒就不跑了。”短暂的休息过后,他会继续奔跑,他说感觉自己不会一直干外卖这行,“以后不管是去学一门手艺还是自己做点小生意,肯定需要一笔钱,现在多挣点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能轻松点。”
洪无忌的老家在温州泰顺,他说家乡有森林氧吧的优势,除了房租和吃饭,他把钱都攒了起来,为将来回家乡发展做准备。
他跟记者说“再见啊”一头冲进夏天里
相比于孙林权和洪无忌,李建东年龄略微大一些,“我88年的,就是传说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进入外卖行业之前,李建东是坐办公室。
“刚开始肯定不习惯的,那时候跑完午高峰就回去休息了,不过慢慢就会习惯的。”夏天来临,李建东准备了一个两升装的大水壶,提前一天放在冰箱冷藏,“一天一壶还不够,一会喝完了再买点冰水。”
上一波天热的时候,他提早准备好了防晒的冰袖,这两天没下雨就戴上出门,尽管说着外卖不好跑,李建东告诉记者像这种天气一天能有三百多块收入,“有的单子并不好,基本上不拒单,一周有个一两次。”
除了准备冰水,李建东的车上还有一块布,“天热手容易出汗,擦手用的。”
在更多外卖小哥们的电动车上,有人已经支起遮阳伞,有的给车把手装了手套,路上,有人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也有人用已经塞黑的双臂拎着外卖急匆匆行走。
临近中午12点,记者看到有的车上挂着的矿泉水瓶子里的冰已经化了大半。
暴晒下的车座,一摸上去,烫手。
恰好看到李建东拎着东西准备上车离开,“车这么烫怎么坐呀?”
“坐上去就好了,我已经在网上买了防晒坐垫,只是还没到,再见啊。”和奔跑在烈日下的小哥们一样,李建东又一次冲进了夏天的外卖季。
编辑:谢哲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