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博物院首次对外公开展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绢地“长寿绣”几巾。据了解,这件几巾是目前我国考古史上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几巾。
在汉代,人们席地而坐,为了舒适,坐者通常凭倚着漆几,“漆凭几” 是古代一种专门用来倚靠的家具,类似今天的 “沙发扶手”。几巾覆盖在不被使用时的漆凭几上,可遮挡灰尘和光线,对漆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几巾本是一件制作考究的艺术品,又可起到装饰作用。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边厢出土了一件汉代早期的绢地“长寿绣”几巾,保存状态较好,仅多处有小破洞,形制基本完整。几巾为“长寿绣”绢面,周缘镶以宽10.8厘米的绒圈锦和宽5.8厘米的素绢,里衬素绢。几巾整体长152厘米、宽106厘米,几巾上的纹样是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汉代早期“长寿绣”标准纹样。
图案单元中的凤鸟纹和略呈品字形分布的三种穗状流云,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述I型“长寿绣”的典型特征。“长寿绣”几巾上的纹样采用锁绣法以黄、绿、红和褐四种丝线绣成,巾面受污染处呈色各异,出现紫灰、紫红、紫蓝和黑灰等多色。
这件制作精美,用料华贵,寓意吉祥的绢地“长寿绣”几巾不仅展现了西汉贵族精致奢华的生活,也体现了汉人高超的刺绣工艺水平和卓越的绒圈锦织造技艺。
(总台记者 傅蕾 乐林峰 温盛强)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喻偌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