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丁亚菲 金艾琳 邹皓羽
春风吹过麦田,新绿在田野里肆意生长。
农机装备产业,也正在农业大省、制造业大省河南,茁壮生长。
洛阳从“铁牛”向“智牛”进化的拖拉机、甘蔗收获机,郑州造的“国产第一大犁”、花生收获机,新乡填补国内空白的打捆机,许昌每3分钟下线一台的“旋耕机”……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个个深耕多年的专精特新企业,从细分领域、新兴赛道中突围,成为河南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农业装备集群的支撑力量。
【“收蔗神机”在洛阳】
提起中国农机装备的发展史,洛阳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城市。
2024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中,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入围,助力河南实现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洛阳作为中国农机装备的重要基地,从1958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的诞生,到如今智能化、绿色化农机的研发,实现了从“铁牛”到“智牛”的跨越。
在细分领域,洛阳辰汉科技专注甘蔗机械化装备研发,其4GQ-130甘蔗收获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而这台“收蔗神机”也荣获2018年中国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在研发方面,洛阳农机产业集群拥有30多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攻克50多项“卡脖子”技术。
未来,洛阳农机集群将以本次创建为契机,高效整合省内资源,力争2030年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争创国际一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研发与实践紧密相拥,企业与市场同频共振,产业与生态相互滋养……蓝图已绘的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正在朝着国际一流全速进发。
【“国产第一大犁”郑州造】
郑州,是中原大地上,农业版图中的重要一块。
这里不仅是现代化都市、制造业高地,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在这里,一个个深耕农机装备领域多年的企业,正在经历破局、新生。
打造“国产第一大犁”的郑州龙丰机械,就是其中之一。专注于大型液压翻转犁的研发生产,这家企业在高端农机装备补短板、核心零部件突破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研发生产了液压调幅翻转犁等多款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让“中国犁”在国际巨头面前也能挺直腰杆。
作为花生收获机赛道的“龙头”,中联收获花生收获机的市场销量,已连续七年稳居行业第一。在该领域,他们还承接了国家补短板项目,研发在丘陵山地使用的小型履带式花生收获机。从谷物收获机到花生收获机,中联收获的成功转型也用事实证明,郑州农机企业从来不缺开拓创新的基因。
如今,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粮食烘干机的智能化水平日渐提高。在郑州万谷机械,其自建的粮食烘干大数据云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全国各地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及数据采集情况,并为客户远程预警。用户还可以根据粮食烘干状态,精准调控风量、温度、热源等。随着粮食烘干上“云”,在粮食的晾晒领域,郑州农机装备的新质生产力含量也越来越高。
未来,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郑州农机领域必将涌现出更多专而精的企业,助力河南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新乡正在叫响“农机名片”】
从传统农耕迈向智能机械新时代,新乡的农机装备产业汇聚成片,在细分领域特色突出。
在新乡卫辉市孙杏村镇西北的堡上村,从日常搅拌饲料全靠人工到进军饲料机械设备这个新赛道,620多口人的小乡村里,生产饲料机械设备的企业目前有30多家。这其中,河南省恒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饲料单机产能最高可达每小时20吨。近年该公司还“借网出海”,外贸业务范围涉及了国际市场上的30 多个国家。
同在孙杏村镇的和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每一台成品设备都如同畜禽们的“智能厨房”,能做出营养均衡的饲料大餐。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企业,目前饲料加工机组成功突破年销售1100多套,已成为饲料装备行业里的知名品牌。
位于中原农谷西区的获嘉县,走出了新乡市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新乡市花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打捆机研发制造的企业,生产的高密度6道绳打捆机填补国内空白,其作业效率、打捆密度、智能化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在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辉县,新乡灌排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正为河南省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提供装备支撑。400个型号的产品和技术,能实现综合节水20%以上。
据了解,目前,新乡拥有农机装备相关企业200余家,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市农机装备产业链规模将达到50亿元。
【许昌农机见证“智造”力量】
在河南农机装备产业“一核多极”的发展格局中,许昌市正以智能化转型为突破口,在农业机械制造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作为中原农机装备产业的重要支点,这里不仅孕育出全国销量领先的农机单品——旋耕机,更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协同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彰显出独特价值。
在许昌,河南巨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隆科技”)就是该市农机装备产业的代表。从2021年至今,该企业生产的旋耕机已连续4年蝉联全国销量第一。
依靠智能化生产线,巨隆科技具有年产50万台套农机产品的生产能力。在旋耕机智能流水总装线上,平均每3分钟就能成功生产下线一台旋耕机。
据介绍,巨隆科技开发出的超硬材料等离子熔覆技术能让旋耕刀的作业寿命提升5倍以上,工作效率相比以前提高30%。该企业生产的巨无耙系列旋耕机是高端出口机型,搭载的“千亩王”旋耕刀,正常作业情况下可以实现耕作一千亩不换刀片。
与巨隆科技隔路相对,河南豪久科技有限公司将研发高端农业装备作为首要任务。目前已有80多种产品,为中国智慧农业提供先进、实用的装备支撑。它的诞生,也意味着许昌农机装备产业经历过初创时期的奋斗后,正在加速聚集资源,枝繁叶茂。
当传统农具插上科技翅膀,当智能制造遇见千年农耕,“许昌智造”的农机装备正在广袤田野上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