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记者 欧阳小红市场被欺骗了,疯狂踩踏。
2025年4月3日至4月4日,仅仅两个交易日,美股三大指数遭遇重挫,标普500指数跌破5100点,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近12%,恐慌指数VIX飙升至45上方,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据统计,美股市值两日内合计蒸发约6.6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美国政府一整年的财政支出。
同时,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从3190美元/盎司高位震荡跳水至3056美元/盎司;美元指数从104跳水至101.26,随后回升至102.85;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显示资金迅速流向避险资产,但避险锚点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剧本并非如此。距离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关税细节几小时前,即在“全球警戒最高”的时点,市场给出了诡异的反馈:黄金价格创出历史新高,美元跳水;恐慌指数VIX急速回落,美股竟然温和反弹。黑色星期一(3月31日)过去72小时,市场并不惊慌,貌似上演“温和鹰派”。
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这不是缓和,而是一种危险的“伪装”。
蒸发的约6.6万亿美元,象征着一次全球资本信心的剧烈重估,一次对既有秩序的信心崩塌。
资本大逃杀:传统避险“锚”正在重估
复盘4月2日的美股市场,不难发现,市场对关税力度出现了误判,当日美股三大指数反弹,其中道琼斯指数上涨0.56%,标普500指数上涨0.67%,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87%。
孰料,在关税细节揭开面纱后,市场画风突变。
4月4日,全球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美国三大股指集体上演“自由落体”,创下近几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在4月3日下跌3.98%后,4月4日,道琼斯指数再次下跌5.50%,收于38314.86点,为2020年6月熔断风暴以来最黑暗交易日。这也是该指数首次连续两日下跌超过1500点。
在4月3日大跌4.84%的标普500指数于4月4日再度重挫5.97%,收于5074.08点,两日跌幅直逼2020年3月“世纪崩盘”纪录(-12.51%)。
4月4日,纳斯达克指数狂泻962.82点,收于15587.79点,单日蒸发市值超2.3万亿美元;两日跌幅近12%。
这场抛售潮将纳斯达克指数推入技术性熊市:相较2024年12月16日创下的历史峰值(20173.89点),其累计跌幅已达22.73%,击穿20%的熊市分界线。恐慌指数VIX单日飙升50%,突破45关口,两日升幅达90%,创下2020年3月后最高恐慌水平。
鲍尔索克资本首席执行官埃米莉·希尔(Emily Hill)指出,美股持续十余年的牛市周期已宣告终结,而触发这一转折的核心并非传统经济周期,而是政策制定者的“非理性决策闭环”——意识形态主导的贸易冲突与缺乏战略协同的自我削弱行为,共同瓦解了市场的定价逻辑。
市场担忧在出口与消费受挫的双重冲击下,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或将显著放缓,形成“类滞胀”结构。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国债价格走高,意味着市场在押注“增长杀通胀”。尽管关税本应推升物价,但市场认为加税也将抑制消费与投资,从而压制实际需求。利率期货显示,降息预期重新升温。
4月4日,恐慌指数VIX突破45,表明市场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在市场震荡中,美元指数大幅走弱,暗示美元锚或在被重新评估。有分析认为,美元疲软源于对“美国优先”政策的长期疑虑。
高盛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后引发了抛售,为投资者做多黄金(即预期金价上涨)创造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切入点。高盛表示,新兴市场央行持续买入黄金,加之市场预期美联储将降息和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推动黄金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需求上升,这些都为金价提供了良好的结构性支撑。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更多投资者未来看弱美元,转而选择更加可信的、更加稳定的资产。在担心全球经贸冲突扩大的情况下,投资者优化全球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强烈,避险情绪下资金可能持续涌入黄金等避险资产。
这些错综复杂的信号暗示,市场不是在定价“利空出尽”,而是在预判“更大的风暴”,投资者正在用“对冲性的结构调整”以应对不确定性。
导火索:美方发起关税大战
全球金融市场“血流成河”的风暴之夜,来得猝不及防。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的10%关税将于4月5日生效。
美国此前已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进口钢铝加征25%关税,威胁对欧盟酒类产品征收200%关税。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频频高举关税“大棒”,对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发动“无差别攻击”,在全世界和美国国内都引发强烈不满,也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反制。
据央视新闻报道,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测,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后,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美国新一届政府已宣布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包括食品价格上涨2.8%和汽车价格上涨8.4%,相当于给美国每个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
特朗普的举动引发了多国批评和反制。
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针对美国最新的“对等关税”,加拿大还将采取反制措施;此前加拿大政府在3月中旬已宣布对总计298亿加元(1加元约合0.69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反制关税。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美国的政策缺乏“可预测性”,加征关税的做法会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欧盟委员会此前决定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于4月生效。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没有逻辑依据,违背两国伙伴关系的基础。
4月4日,针对美方宣布对等关税,中方接连表态并发布反制行动。
全球资本定价逻辑或迎“1971年时刻”重演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押着相似的韵脚。
有分析认为,美国正系统性瓦解自身主导建立的全球贸易秩序,“对等关税”的影响堪比“1971年尼克松冲击”——当年美元与黄金脱钩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解,重塑国际金融格局。
1971年,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脱钩黄金,掀开了全球资本定价逻辑重构的时代。2025年的“对等关税”则可能成为另一个历史分水岭吗?
美元信用遭受质疑,关税冲击通胀,美联储陷入两难:是降息托经济还是维持紧缩稳预期?
美东时间4月4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两次点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立即降息,并声称“这是鲍威尔扭转形象的机会”。
但仅仅十几分钟后,鲍威尔在公开讲话中回应:“现在不是降息的时候。”他明确拒绝降息,强调需观察关税对通胀和就业的长期影响,称“调整政策为时过早”。
当前局势与“1971年尼克松冲击”的相似性在于“旧秩序瓦解与新锚点争夺”。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终结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而今日的美国似乎正试图通过“关税武器化”瓦解自身建立的自由贸易秩序。
连平指出,在所谓“美国优先”的政策背景下,美国后续可能继续出台在金融领域采取一系列损害他国利益的政策。往后全球对美元信用会更加不看好,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必然下降。
特朗普打破了自由贸易的基石,鲍威尔目前坚持“不救市”的货币中立原则,全球金融市场在这场“规则失效”与“制度重估”中挣扎——正如1971年脱钩黄金的美元体系变局一样,一个定价权重塑的时代,或将来临。
当美元从“全球公共品”异化为“美国政策工具”,资本正在用脚投票,寻找新的定价锚点。此时,全球资金的再配置也在加速,人民币、黄金、大宗商品或逐步在部分场景中吸引投资者。
历史的钟摆已撞碎旧秩序,资本的罗盘正在寻找新坐标。全球金融市场已非简单回调,而是一次关于“锚”与“信任”的全面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