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安全,淮鸣的工程师对花莲的电机功率进行了限制,避免在湿滑路段失控。
回来时,前去探路的车手和他们说,大概还有 20%的路面有积水,尤其是“阿德瑙森林”和“狐狸洞”路段,仍有湿滑。
陶晗之抿着唇,并不多说。
不管怎么样,这一趟,他们必须是要跑的。
路面逐渐干燥,穿好专用赛车服、戴好头盔的车手钻进了花莲。
他让花莲发出了几声嚣张的模拟声浪,呜呜的引擎咆哮声是对自己上场前的鼓舞与助力。
众人都笑了,挥舞着手臂对他大喊:“加油!”
听到这狂音,陶晗之忽地抹了抹眼角的些微湿润,心脏狂跳,激动,忐忑,期待, 皆有之。
她亦朝他大喊一句:“加油!”
准备完一切,淮鸣团队只剩下 10 分钟的正式测试时间,仅能跑一圈。
一圈决定成败。
意料之中,大家都已然淡定。
11 点 50 分,花莲正式发车。
预跑之后,她带着几十码的速度冲进计时区,漂亮的大尾翼在空中划过一弯弧,留下一道略影。
进入计时区仅过去 0.54 秒,花莲已经飙至 100km/h,很快,她进入了第一个弯道。
花莲穿梭在漂亮的光影之间,棕黄的树木飞快倒退,涂鸦地面一闪而过,车手灵活转向,有序应对。
1 分钟后,花莲速度高达 306km/h,势头愈发强劲。
控制室里,所有人都紧紧盯着转播屏,凝住呼吸。
陶晗之心跳飞快,眼睛一动不动,林适站在她身后,亦不言一语。
2 分钟,3 分钟,一切都平稳有序,车已到达赛程一半。
曹远激动地笑了一声,两手握拳不停颤抖,不住感叹:“有希望,有希望!”有希望在 7 分钟以内。
陶晗之手里都是汗,也不敢提前说什么。
忽然,在 4 分 21 秒时,控制室传来车手的惊呼:“No Power!No Power!”他猛踩电门,速度却仍在衰减。
在场所有人俱是一震。
曹远刚想拿起对讲机,画面那边,花莲的速度却又慢慢提了上来。
全场一片沉默。
而后,不再说话。
既然恢复了,那就先不管了。
但这么一搞,所有人还是捏了一把冷汗,一度紧张到窒息。
转过一个大弯道,车手保持着淡定平稳,清醒灵活地绕过一个个关卡。
曹远去回看了行车记录,刚才那个所谓的“动力中断”,原来是前保险杠下方用于测速的光电传感器被赛道上飘飞的枯叶遮挡,触发了安全机制,导致牵引力控制系统误判,降低了扭矩输出。
好在,“意外”稍纵即逝。
终于到了最后一段大直道,花莲继续加速冲碎一地阳光,树影飞快倒退,速度飞至 200km/h,300km/h,325km/h!
最后一个小弯道了,时间只过了 6 分 36 秒!
众人屏住呼吸,林适悄悄握住了陶晗之发汗的手心,陶晗之迅速回握,继而愈发用力。
在一片明媚的阳光下,花莲在高高的蓝天里飞速驰骋,风驰电掣。
她承载着淮鸣多年的技术沉淀、寄托着花莲团队一年多的日夜心血、寄予着陶晗之多年来的一路风雨和期盼,驶向终点,冲向未来。
11 点 56 分 46 秒 874,花莲冲击完成,取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圈速成绩!
6 分 46 秒 874。
6 分 46 秒 874!
只此一次机会,甚至在不算完美的路况下,花莲依然打破了纪录,成为纽北史上最速四门车!
控制室里瞬间爆发出响彻云天的尖叫声和欢呼声。
大家振臂高呼,互相拥抱,喜极而泣。
陶晗之一下控制不住泪水,捂住眼睛,全身颤抖。
林适也胸膛起伏,顾不上众人还在场,用力地搂住她的肩,激动地看着她,眸光闪烁。
“晗之,恭喜你!”
恭喜你,你的梦想,在这个春和景明的日子,成真了。
陶晗之再也抑制不住,往林适怀里扑去。
“来来来,来拍照!”
不远处,有人大喊,还有人把手写上最新速度纪录的标牌搬到了花莲面前。
大家围绕在花莲身边,全都挤作一团。
“去去去,陶总监你要站中间!”和她相熟的员工 B 把她往中间推。
陶晗之也没推脱,站到了同样 C 位的林适身边——他肯定是站中间的,也没人敢推他。
林适朝她笑笑,朝她一步,与她靠近。
曹远黯然低了头,选择站在了花莲的另一侧——刚刚在欢呼成一团的人群中,他看见了靠在林适怀里的陶晗之。
这下,他知道,自己是真的没戏了。
几个年轻点的队员挤蹲在花莲的面前,大家勾肩搭背,在灿烂的天光之下,在摄影师的“三二一”中——
咔嚓!
这一刻的幸福与喜悦,瞬间定格。
刚出赛场,花莲团队被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记者围了起来。
队员们笑着把陶晗之推到了最前面——今天,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陶晗之略微红了脸,一下子有点不适应这个场面。
她拉了拉她的衣服下摆,以示正色。
一个积极的记者首先发话,她把话筒递到陶晗之面前:“陶总监,请问此刻您是什么样的心情?有什么话想说?”
陶晗之张了张嘴,回头看了眼队员们,他们都满怀笑意,殷切地看着她。
她笑了笑,转头重新面对记者,“我很高兴,很激动,这是必然的。我很感谢我的队员,他们都很努力,花莲的成功之路是他们一个一个坚实脚印踏出来的。”话说到这,她突然想起陶父的话,一辆车的成功,她没法把荣光全揽下来。
此刻,她真心实意地感谢她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我最明白他们背后无数个日夜的艰苦付出,我也很庆幸,自己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陶总监你是最棒的!”忽然,队员里的一个年轻女孩大喊。
紧接着,其他的队员也跟着高呼,一片喝彩。
陶晗之蓦然流了下泪。
记者们纷纷被这团结的氛围和高昂的情绪所感染。
“我还想感谢很多人,感谢我在设计之路上遇到的很多恩师,感谢孟总,也,”她顿了顿,看了眼边上——那个隐在人群最后的人,“感谢林总,感谢他对淮鸣的慷慨付出和全力帮助。今天,花莲的每一份荣誉,都必须是大家共享的。”
周围的记者、队员纷纷拍手庆贺。
这句话,也把一部分记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林适身上。
一个眼尖的记者发现了在人群后方的林适,她把话筒一伸,大喊道:“林总,请问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队员们纷纷让路,把林适面前空了出来。
林适慢慢从阴影中走出,看了眼递上来的话筒束,笑了笑:“相比于在场其他人的努力,我这个投资人真没做什么。很感谢花莲的团队,也很感谢淮鸣的每一位工程师。当然,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陶总监的付出功不可没,无论是月豹,还是花莲。”
此话一出,记者们一片低呼。
原来爆款车月豹的设计者也是陶晗之!
林适意有所指地说,“我相信,经过今天,陶总监的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过往的一些缥缈流言,在今天之后,都应该烟消云散。”
陶晗之站在一旁,满含热泪。她不语一言,只是抹了抹眼角泪花。
此身,从此有了新的荣光和意义。
*
陶晗之作为主角,又被拉着接受了一堆问题采访。
林适回答完刚才的记者,已经先回酒店了。
知道林适下午就要走,陶晗之没顾上和队员们的庆祝,想着在他走之前再见一面。
队员们纷纷说,那就晚上再聚,陶晗之答应了他们。
打开门,林适果然在收行李。
见到她回来,他笑了笑,站起身,张开双臂。
陶晗之立刻冲过去,紧紧抱住了他。
想说的太多,一时不能言尽。
一切都在这一场热烈的相拥中。
“你困不困?”陶晗之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在他怀里低声道。
这个男人,一大早就陪自己忙碌,没多久,他又要坐长途回国了。
林适抚了抚她的发,“还好。”喝了点咖啡,不算累。
忽地,陶晗之抬起头,拉下他的脖子,重重地亲了上去。
刚才她就想了,可碍于人太多。
林适自然是立刻回应。
两人嘶磨吮咬了好一阵,陶晗之笑呵呵地被他推到了床上。
但林适却没有立刻进行下一步,反而撑在她上方,眸光深深地看着她。
忽然,他笑问:“想不想要礼物?”
陶晗之惊讶,“还有礼物?”
林适勾勾唇,手伸到她脑后的枕头下面摸了摸,掏出一个漂亮黑色丝绒盒。
陶晗之一愣,心尖忽地一颤。
她大概能猜到是什么。
她热了脸,把目光转回到林适身上。
她心里是激动的,可能是刚才破纪录的幸福余韵还在,她脑子有些懵,先等等。
“你......真的想好了?”她问。
林适眉一挑:“很早之前就想好了。”不然他干嘛这么早买。
陶晗之盯着他,提醒:“回国之后没几天,我就要回来的。”
“我知道,你去就是了。”他从没想过拦她。
“那你还......”把这个拿出来。
“冲突吗?”林适不解。
“我们以后要异地的。”她顿了顿,“而且时间不算短。”
“你对我没信心?”
“唔,那也不是......”她低声道:“只是,一年的变数挺多的。”
所谓的理智已经摇摇欲坠,她真的经不住多问了。
林适反问:“我们之前不也一年么,有什么变数。”
陶晗之无话了。
好吧。
见陶晗之没有立刻回应,林适认真地看着她:“你有什么不放心,有什么顾虑,都可以说出来。”
这话突然问,陶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