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阿拉斯加峰会后,“剩下的乌克兰”何去何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8:16:00    

阿拉斯加峰会和之后美乌、美欧领导人的会晤,为解决乌克兰冲突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要想兑现希望仍然面临严峻挑战,其中关键症结是“剩下的乌克兰”何去何从。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半,双方均承受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损耗。如果说在战争最初两年,双方还是有来有回,乌克兰还有余力策划和发起反攻,那么现在乌克兰已经完全处于守势。不管是美国的援乌派、欧洲还是乌克兰都日益认识到,要想在战场上击败俄罗斯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意味着,在任何一项有达成可能的和平协议中,乌克兰都必须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区别仅在于是事实让步还是法理让步,是严格按最终战线让步还是可以再额外调整。

表面上看,俄乌在领土问题上都表现出强硬立场,但在经历了战火的长期摧残后,双方其实都有灵活调整的空间。这种心理状态也是特朗普相信可以通过“领土交换”方案促成俄乌和谈的原因。但问题是,双方目前立场最为南辕北辙的问题并非领土归属,而是在法理或事实上失去了部分领土后“剩下的乌克兰”的归属问题,即停战或和谈后的乌克兰到底属于西方还是属于俄罗斯世界。

在乌克兰和欧洲看来,不管失去多少领土,剩下的乌克兰必须成为西方特别是欧洲的一部分,比如正式加入北约或欧盟。俄罗斯的诉求则正好相反,俄罗斯认为冲突爆发的“根源”正是乌克兰试图成为西方一员,因此必须通过去军事化或去纳粹化加以阻止。

双方的主张虽截然对立,在逻辑上却殊途同归,那就是和谈必须“一劳永逸”地解决“剩下的乌克兰”问题。否则和谈就不过是暂时休战,迟早会战火重燃。对俄罗斯来说,不消除乌克兰归属西方的可能,接受休战就意味着给了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重新武装的机会,让俄罗斯自身在未来冲突中处于更不利的位置。对乌克兰和欧洲来说,在付出了巨大成本且乌克兰势必还要作出领土让步的情况下,如果连“名分”都保不住,那与投降无异,不如继续打下去等待转机。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