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县市馆展览出省,湖南博物馆实力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1:33:00    

观众在河北邢台博物馆参观“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湖湘瓷器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刘则 徐孙雅钏 吝雪娇

“我朋友是邢台人,他告诉我邢台博物馆新推出了一个湖南瓷器的展览看了感觉很好,就又带我来看了。我之前比较熟悉邢窑和湖南的长沙窑,这次知道了湖南还有一个醴陵窑,瓷器典雅精美,让人震撼。有机会的话,我和朋友想去湖南看看长沙窑和醴陵窑的特展。”8月20日,在河北邢台博物馆参观完“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湖湘瓷器展”后,来自山西太原的年轻观众赵宜敬兴致勃勃与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湖湘瓷器展”于8月12日在邢台博物馆开幕,共展出百余件湖湘瓷器珍品,涵盖长沙窑瓷塑,岳州窑瓷罐和瓷壶,以及毛主席生活用瓷、国宴瓷、国礼瓷等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精品,极具观赏与艺术价值。

观众在河北邢台博物馆参观“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湖湘瓷器展”

“邢台是邢窑白瓷的故乡,邢窑是唐代‘南青北白长沙彩’的标志性窑口。邢窑白瓷在唐代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醴陵曾为毛泽东主席烧制日用瓷,受到主席称赞,这批瓷器被人们称为‘毛瓷’。醴陵釉下五彩瓷还是国宴瓷、国礼瓷。两者都是非常高品质的瓷器。”得知湖南的代表性瓷器在邢台博物馆展出,邢台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特意赶到博物馆观展。

作为全程参与邢窑研究和复烧的主要研究成员,张志忠一直在探索和思考邢窑白瓷在新时代的转型之路,醴陵陶瓷的传承发展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他告诉记者:“醴陵釉下五彩分水突破传统单色彩绘,层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釉下彩的技艺让瓷器更加安全,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醴陵陶瓷的传承创新做得很好,对于处在转型发展新节点上的邢窑很有启发作用。”

观众在河北邢台博物馆参观“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湖湘瓷器展”

“暑假期间,我们馆里每天的观众人数为3000至6000人,进馆的观众基本上都会去湖湘瓷器展看看。”邢台博物馆馆长石从枝说,馆内同时设有邢窑白瓷展览,观众们可以看到邢窑白瓷与湖南陶瓷不同的美。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北邢台反响良好的“千年窑火 生生不息——湖湘瓷器展”是由市县级博物馆打造的。展览主办方为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株洲市工艺美术协会,承办方为株洲博物馆、邢台博物馆、醴陵市博物馆。

无独有偶。今年暑期,长沙博物馆打造的“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巡展启幕。该展览入选了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公布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8月15日,展览首站登陆河南洛阳,在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幕。

近年来,湖南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创新实施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改革,盘活全省文博资源,构建起了“省、市、县、乡、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文物惠民新格局。不仅出现了衡阳市博物馆、岳阳市博物馆、湘潭市博物馆、浏阳市博物馆等市县级博物馆优质展览和观众人数翻倍的喜人现象,市县级博物馆的原创展览还走出湖南,将湖湘文化传播到全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