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郁南县博物馆当天推出系列特色展览,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据馆方负责人介绍,当日参观人数比平日周末有所增加。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观众有序参观了流动展览《凝固的诗歌——岭南建筑艺术展》及郁南县历史文物展厅。前者通过图文等形式展现岭南建筑独特风格,后者则以实物陈列与史料还原地方历史脉络。两场展览兼具知识性与观赏性,生动勾勒出郁南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活动期间,博物馆工作人员穿梭于展厅与公共区域,向市民讲解文物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不少家庭选择在国际博物馆日带孩子走进博物馆。孩子被馆内展陈的过墙龙青花瓷碗吸引,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道:“这是清代过墙龙青花瓷碗,具有独特装饰纹样。其最大特点是龙头及前半身绘于器内壁,后半身经口沿延续至外壁,底部多为无釉砂底。”
一位家长表示:“这里既有精彩的展览,又能让孩子直观了解家乡历史,比单纯看书更有趣。”还有家长提到,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能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除县博物馆外,郁南县磨刀山遗址展示馆等文化展馆当日也同步开放。郁南县磨刀山遗址展示馆通过考古成果展示与场景复原,系统呈现了岭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遗迹,为市民提供了探究本土文明起源的窗口。
此次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探索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践平台。郁南县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创新展览形式与社会服务,让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张健珍
【作者】 王谢思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