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色农旅撬动乡村振兴杠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8:44:00    

百鸟渔舍项目现场。


百鸟渔舍风景宜人。


百鸟林露营地。



立夏刚过,固阳县银号镇德成永村擂响乡村振兴的战鼓,总投资172万元的百鸟渔舍扩建项目破土动工。这个农旅融合工程,将直接惠及665户1443名村民,预计年增收逾10万元,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创新模式破解发展密码

作为银号镇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百鸟渔舍创新构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铁三角,打出四大升级组合拳:占地800平方米的星空帐篷营地与智能太空舱即将点亮草原之夜,书屋民宿群与非遗工坊串联文化长廊,智慧水务系统与生态厕所完成基建革命;该项目更是引入“保底分红+利润共享”双保险机制,让农户手中的土豆、黄芪等土特产直通游客餐桌。

“我们要让每一分投入都长出金疙瘩!”银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德顺告诉记者,项目特别设立了脱贫人口优先就业通道,确保58户脱贫户、32户监测户稳定受益。“我们正着力打造‘短周期+长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杨德顺介绍,项目计划今年7月验收,通过延伸种养殖产业链条,开发生态研学、农事体验等复合业态,破解乡村旅游同质化困境。

青年军团激活振兴动能

作为“固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德成永村的发展离不开其年轻化、高学历的村两委班子展现出的强劲执行力。5名平均年龄44岁且80%大专以上学历的班子成员,带领村民发展光伏发电、生态养殖等集体经济,仅2023年,村里的经营性收入就已突破35万元。

“我们村级财务实行‘四议两公开’的阳光化管理,以2023年集体经济收益为例,40%用于基础设施改善,30%支持产业升级,20%设立防返贫基金,10%用于村民分红,这些都是可查可算的,每个村民都看得明明白白。”德成永村党支部书记王伟云表示。

目前,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德成永村已形成“就业带动+分红保障+销售增收”的立体化增收网络,构建起可持续的利益共享机制。

【记者手记】

让“生态颜值”变“富民产值”

站在新浇筑的观景平台上,五月的山风裹挟着黄芪药香扑面而来。脚下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远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几位农民正给研学基地的试验田插着“黄芪马铃薯”的标识牌。银号镇德成永村正在经历的蜕变,远比字面上的数据增长更鲜活。

施工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到了7月验收时,这里将成为集农牧研学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体。”搅拌机的轰鸣声中,银号镇乡村振兴的新故事正翻开篇章。这个昔日靠天吃饭的村落,如今在农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了“生态变现”的加速度,为山北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楷谨)

相关文章